什么是番茄钟
番茄工作法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,是一种时间管理方法,使用计时器将时间分割成 25 分钟的工作时间和 5 分钟的休息时间,每完成一个番茄钟就有一次休息时间,完成 4 个番茄钟即为一组,可以获得一个大的休息时间,一般是 10-15 分钟。1
使用番茄钟工作法提升效率的本质是减少外部的干扰,因为一个番茄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,一个番茄钟最终只有两种状态,完成和被打断。正是这样的机制保证了一旦开始一个番茄钟,那么在 25 分钟内就是一个不能被打扰的状态,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心理暗示。
之前的使用经历
我是在大一的时候就知道了番茄钟工作法,当时觉得很神奇,想着这样简单的机制就可以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使用了一下。不过当时的使用只注重了番茄钟的形式,缺少对其内核的理解,经常在番茄钟内走神。不过即使是这样,番茄钟的机制也保证了在 25 分钟工作的完整性,可以强迫自己不去打开手机,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效率。
后面在使用番茄钟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,比如经常在做题的过程中被 25 分钟结束的提醒打断,这个时候可能刚刚进入工作状态,就被打断了;又或者开始计时之后,心里总是在想着什么时候计时结束,反而不能专心工作。
在短暂尝试之后,因为上面的一些原因,再加上似乎也没有体会到效率的真正提升,后面的放弃了。
重拾番茄钟
最近在听一个播客节目104 你不知道的番茄钟工作法的时候,也唤起了我对番茄钟的记忆,于是我又尝试重新认识这个老朋友。
番茄钟的好处
在我之前的一篇博客 Study Less, Study Smart 中,提到过下面这个观点
Marty 在视频中表示,人在长时间学习时,精力高度集中,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,效率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低。这个时候如果强迫自己继续坚持学习或工作,反而效果会越来越差,但是如果休息一小段时间,比如 5 分钟,这是精力会重新充电,这时再继续学习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。
所以使用番茄钟,通过工作之间的短暂休息,可以让我们的注意力得到恢复。也许你会担心番茄钟会打断你的工作状态,不过在我的使用来看,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并没有那么连续,也不存在打断的问题。在一些比较连续的工作场景,比如 debug 代码,短暂的暂停也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,休息之后可以很快回到工作状态中。短暂地从工作状态中抽身,有的时候反而可以帮你理清思路,也许之前正在错误的道路上飞奔。
番茄钟的使用也关系着我们是如何看待时间这个问题。一般来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会设定一个 ddl,这也从小到大都伴随着我们,比如期末考试,论文截稿等。ddl 的存在会给我们造成持续的压力,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总会想着还有多久到 ddl,反而让我们无法专心。 而番茄钟可以让我们和时间成为朋友,在越靠近 ddl 的同时,也完成了一个个番茄钟,我们知道自己离目标更近了,也可以缓解我们对 ddl 的焦虑。
另外一个使用番茄钟的好处就是统计效率变得更加容易。在《奇特的一生》2 这本书中,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,然而这种方式对于我而言太难执行了。不过现在有了番茄钟,我可以通过简单地统计每天番茄钟的个数来查看今天的工作效率。
最后一个好处就是定期休息可以保护视力。作为一个程序员,我们需要长时间看着电脑屏幕,为了延长我们的职业生涯,视力保护也很重要。通过番茄钟,可以强迫我们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,这个时候不管是闭目养神,还是眺望一下远方,都可以缓解眼部的疲劳。
我的使用方式
最后想聊一下我是如何使用番茄钟的。市面上有很多番茄钟的 app,有很好看的界面,还可以帮你统计每天/每周/每月完成的数量,做成树状图之类的。我也使用过很多的 app,最后我还是回归到苹果自带的计时器 app。对于我而言,过于繁琐和复杂的 app 功能反而会让我迷失,因为每隔一段时间总有界面更好看,或者是功能更多的 app 出来,我就会陷入不停换 app 的循环中。所以我索性决定使用功能最单一,但是又能完美实现番茄钟的 app,那就是苹果自带的计时器,然后在我每天的日志里面把每个番茄钟的内容大致写一下,比如下面这样,这样的流程对我而言是最简单,也是最容易坚持的。